1. 
        

              新聞中心 Case每一個設計作品都舉世無雙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資訊 > 新聞資訊 >

              全球旅游業拐點顯現:山地旅游的機會來了

              日期:2022-11-04 / 人氣:

              2020年,全球旅游收入從2019年的3.5萬億美元下滑至1.6萬億美元。

               

              “隨著新冠疫苗的接種率提高和藥品研發加快,以及世界各地陸續放寬對各級旅行的限制,全球旅游業正在穩步復蘇。部分國家和地區國內旅游及跨境旅游的拐點開始出現。”國際山地旅游聯盟副主席邵琪偉近日在貴陽舉行的2022年亞洲山地旅游推廣大會上表示。

               

              出席此次會議的亞太旅游協會首席執行官麗茲.奧蒂葛拉(Liz Ortiguera)也認為,隨著亞太地區國際訪客增多,復蘇和機會正在出現。

               

              國際山地旅游聯盟秘書長何亞非更進一步提出,建立可靠的山地旅游指標和行業標準,既能提升游客體驗又能給當地居民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是占全球旅游總收入1/4的山地旅游發展應對拐點到來的必由之路。

               

              亞太旅游協會最新的預測顯示,到2024年,亞洲旅游業將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山地旅游項目規劃設計:部分地區出現拐點

               

              世界旅游組織估計,2020年,全球旅游收入從2019年的3.5萬億美元下滑至1.6萬億美元,2021年恢復為1.9萬億美元。邵琪偉介紹說,2021年全球游客人次比2020年增長4%,但仍比2019年低72%。全球旅游業正在穩步復蘇,部分國家和地區國內游及跨境游的拐點開始出現。

               

              8月18日,多個全球性國際組織、亞洲旅游機構、企業、駐華機構和我國各地文旅部門云集貴陽,由文化和旅游部、貴州省人民政府和國際山地旅游聯盟共同主辦的亞洲山地旅游推廣大會以“親誠惠容 合作共享——攜手共筑亞洲山地旅游發展新未來”為主題,共同探討亞洲山地旅游的發展態勢。

               

              山地旅游的發展關系到全球旅游業的復蘇。國際山地旅游聯盟發布的世界山地旅游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山地旅游達到12.2億人次。山地旅游收入達1.36萬億美元,約占全球旅游總收入的23%。

               

              世界旅游組織的判斷和亞洲部分國家的旅游恢復情況一致。

               

              泰國駐華大使館大使阿塔育·習薩目說,2019年,泰國的外國游客人次達到了4000萬,居世界國際旅游市場人次第8名,創造了超過600億美元的收入。泰國平均每年接待超過1000萬人次的中國游客。在經歷疫情困擾后,泰國旅游進入了恢復階段,不僅很多國家放松旅游限制,泰國旅游也對所有國家開放,并通過游客安全防護標準指南和官方檢查來實施各種控制質量安全的標準。

               

              “泰國旅游正處在一個拐點。”阿塔育·習薩目說。

               

              菲律賓也走上了復蘇之旅。 在國際旅游暫停近兩年后,菲律賓于今年5月重新開放邊境,允許完全接種疫苗的外國游客免除隔離。菲律賓旅游部副部長維娜·愛斯梅拉達·布恩蘇賽(Verna Esmeralda C. Buensuceso)介紹,重新開放后,菲律賓已接待了100多萬游客。

               

              但世界旅游組織代表桑德拉·卡沃在視頻演講中指出,雖然在部分國家和地區旅游拐點已出現,但旅游業恢復不均衡,恢復速度很慢。

               

              從世界旅游組織提供的數據來看,2021年,歐洲的游客量比2020年增長了19%,比2019年下滑了63%。2021年游客量實現增長的還有北美和非洲,分別比2020年增長17%和12%,比2019年下滑6成和7成。但今年,歐美地區的疫情正在肆虐。

               

              2021年,中東和亞太地區的游客量比2020年分別下滑了24%和65%,和2019年相比分別下降八成和九成。相比之下,亞太地區是全球范圍內旅游業受影響最深遠的地區。

               

              但亞太旅游協會首席執行官麗茲.奧蒂葛拉對復蘇表示樂觀。她說,截至今年5月,雖然亞太地區各個市場的恢復情況不均衡,但預計國際訪客人數名義上將增加。在緩慢恢復的情況下,她預計今年亞太地區的游客量將平均恢復到2019年的32%,到2023年增加至2019年的62%,到2024年完全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山地旅游項目規劃設計:山地旅游需要新標準

               

              “如果明天有機會乘坐飛機去旅行,您會去哪里?當您到達那里時會做什么?您會去以前去過的地方嗎?您會去同齡人要去的地方嗎?您會去尋找自然、當地文化并尋求了解它的遺產嗎?您會尋求與那個地方更深層次的聯系嗎?”在亞洲旅游推廣大會上,世界旅游經濟論壇副主席兼秘書長何超瓊發出了一連串疑問。

               

              北京游客杜華(化名)前不久就通過抖音,只身前往了“山地公園省”貴州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在位于開陽縣城關鎮的猴耳天坑風景區,他體驗了超級大秋千。這個懸崖上的大擺蕩相當刺激,讓杜華大大釋放了工作壓力。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上個性化、多樣化的體育旅游。”8月24日,貴州出發吧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朱曉倩在貴陽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今年夏天南方持續高溫,但公司在貴州的探洞項目獲得了很多親子游團隊的青睞。

               

              以前,游客到貴州荔波,主要是看以大小七孔為主的自然風光。如今,朱曉倩的團隊在荔波的原始森林里打造了一個以洞穴探險為主的酷玩森林項目,懸崖上喝咖啡的視頻在抖音、小紅書上獲得了超過2000萬次的點擊。 

               

              “對旅游業而言,包容性增長意味著將目光從主要景點轉向包括山地在內的鄉村地區,這也意味著要超越常規的旅游體驗,包括山地旅游、鄉村旅游、文化旅游和探險旅游給游客帶來更真實的體驗。”何超瓊說。

               

              要迎接旅游拐點到來,如何把山地旅游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案變成現實?國際山地旅游聯盟秘書長何亞非建議,構建中立、普惠、專業的山地旅游行業新標準是關鍵,呼吁各國配套出臺相關扶持政策。

               

              他說,山地旅游具有獨特的生態環境資源和多元的區域文化特點,需要符合山地旅游特征的標準體系,包括服務標準體系、安全標準體系、環境標準體系、文明保護標準體系等,以確保山地旅游可持續、健康發展。在老齡化問題日益困擾亞洲國家的今天,制定相關標準時還要考慮到醫療、保險、健康產業等資源的融合。

               

              “山地旅游標準還包括人才標準,因為需要各種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的專業人才。結合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政府和旅游企業應協調聯動,設立人才選拔、培養和培訓機制,鼓勵專業研究機構發展,迫在眉睫。”何亞非說。

               

              “做超級大秋千項目的時候,行業還沒有相關標準,我們陸續開創了超級大秋千、商業洞穴探險等極限運動的行業標準,并在全國首家開啟職業戶外教練60小時魔訓考核的職業素質認證。”朱曉倩說。正是由于在行業標準上先行,至今沒有發生一起事故的酷玩森林項目已接待游客1萬余次,被貴州省文旅廳和貴州省體育局納入了貴州精品旅游線路。 

               

              世界旅游組織代表桑德拉·卡沃指出,今年是聯合國指定的國際山地可持續發展年,要盡量發展對當地環境影響小的氣候友好型旅游項目。但目前山地旅游還缺乏可靠的一些指標作為標準來真實統計到訪山地景點的游客人數。她說,要監測山區旅游帶來的影響,監控實時人數至關重要,以便實時控制人流量,必要時還可管理資源以及產生的垃圾,從而確定山區目的地的承載極限。

              關鍵詞:山地旅游項目規劃設計


              一级伦奷片高潮 无码
                  1.